( 曹 东  湖南商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 ) 2017年6月20日

尊敬的李处长、杨主任,湖南省人社厅姜厅长以及长沙市人才、兄弟院校的同仁:

大家上午好!

首先非常感谢人社部、湖南省人社厅及长沙市人社局一直以来对我校就业工作的大力支持,特别是湖南省人社厅举办的“就业去哪儿”活动,连续两年,组织省内知名企业进校园,走遍三湘四水,既为湖南省各高校送去了就业岗位,也为各高校送去了就业指导和各项就业服务。长沙市人才也一直对各高校的就业工作高度重视,采取了多种形式的进校园送岗位、送服务活动。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由于时间关系,现在我简单向各位领导介绍一下我校在精准就业上的一些做法和探索。

一、精准就业:

(一)信息精准:从信息到关系。

精准就业,在学生这个端口,我们认为包括两个方面的精准,一个是信息的精准,一个是人职匹配的精准。对于信息的精准,我们之前做的就是通过就业信息网、QQ群、微信公众号、服务号等方式把企业的招聘信息通知到每一个学生,或者根据学生的专业、兴趣爱好精准推送。这个信息的精准,现在我们已经实现了。但是这个精准只是静态的信息上的精准,却无法描述动态的学生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我们现在正在突破这个精准就业的最后一公里,实现精准就业从静态信息的精准到动态关系的精准。首先,我们要求2018届每一个学生的简历上传到云就业平台,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籍贯、求职意向、就业地域等关键词进行搜索匹配,学生也可以根据用人单位提供的就业信息关键词搜索与自己匹配的岗位。(没想到部里面的这个平台比我们更进一步,不仅仅实现了关键信息上的人职匹配更实现了结构化文本的人职匹配)但是,这个匹配是静态的,是基于企业和学生的自我评价信息上的人职匹配,而不是基于第三方提供的客观的评价信息上的人职匹配。所以,这种静态匹配在进入面试环节,一定会出现企业和学生各自对对方进行重新评价,并修正之前的匹配度。如果双方在面试中的行为和互相评价能记录并数据化,无论对企业的精准招聘还是学生的精准就业都将受益无穷,也就打通了精准就业和精准招聘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企业和学生在整个就业流程和招聘流程中数据链上的完整闭环。这样的数据才是完整的、有意义的、有分析和挖掘价值的,并且能推动企业和学生去调整和改变自己的招聘行为或就业行为,从而形成新的自我评价和对方评价数据,推动精准招聘和精准就业朝着更高层次上不断精准。

(二)人职匹配的精准:从描述性文本到结构性文本。

精准就业的本质就是数据化,数据化的前提是文本化。文本有结构化文本和描述性文本。描述性文本就是我们现在学生用的简历和企业的招聘简章,结构化文本是建构模型。精准就业除了信息上实现从静态精准到动态精准还要实现在人职匹配上从描述性文本到结构化文本的转变。为了实现人职匹配的精准,我们要建构结构化文本的企业岗位能力素质模型和学生能力素质模型。

如果说就业信息的精准是授之以鱼那么人职匹配的精准就是授之以渔,教会学生捕鱼的方法。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我们2017届毕业生人数和岗位数之比为1:15,也就是说,平均每一个毕业生有15个岗位可以供他挑选。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难,难的不在就业信息少,而是就业信息太多了,他不知道如何选择。还有,我们上周举行的2018届毕业生实习生招聘会参会的2018届毕业生比去年同期的2017届毕业生大幅减少,2017届毕业生参加实习生招聘会的有将近500人,而本届毕业生参会的只有100人左右,招聘会的信息他们都知道,但他们就是不参加。这说明一个问题,我们的大学生就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越来越差,越来越不想就业。这个可能告诉我们,我们的就业工作的重点将要进行重大调整,从授之以鱼转向授之以渔。我们在向大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信息的同时,要花更多的力气去做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工作,这些工作将会是我们今后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学生为什么不愿就业、逃避就业,是因为对就业不了解、最自我不了解、没有自信,为什么没有自信,因为自己的就业能力不足。基于此,我们计划成立就业学院,旨在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和训练全面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从根本上提高他们就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具体来说,我们会通过职业测评和职业生涯规划给每个学生建构他们结构化的能力素质模型,同时我们也将帮助企业建构每一个企业招聘岗位自己的结构化能力素质模型,而不是照抄其他企业的招聘简章。然后我们会发现每一个学生的能力素质模型与目标岗位的能力素质模型一定会存在差距,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提供一些课程和训练帮助学生提升就业能力,以达到与自己目标岗位的人职匹配。这样通过我们就业学院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和训练就能够实现人职匹配的精准,从而解决大学生就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的矛盾。

二、精准招聘:从经验化到数据化。

我们知道学生精准就业的实现必须要求企业具备精准招聘的理念,企业必须从原来的的经验化的招聘向数据化招聘转变,养成在大数据时代进行招聘工作的新习惯。这个新习惯要求企业HR利用学校提供的平台用手机或者电脑把每一次招聘行为数据化,并对自己参加的每一次招聘会实行数据化管理,精准分析每一个投递简历的毕业生的年龄性别专业籍贯等基本信息,以及通过问卷评价每一个学生的表现。学生参加招聘会将实现无纸化招聘,全部用扫描二维码实现简历投递及评价,甚至在企业还没进校园之前学生和企业就已经进行了初步的面试,大大提高了招聘效率。学生面试后,也要通过平台通过问卷的方式对企业进行评价。这样学生和企业在无纸化招聘过程中,通过线上的简历投递、线下扫描二维码进行面试、面试现场的互相评价以及面试之后的互相评价的流程,留下了数据,而且学生和企业都养成了数据化时代招聘的新习惯,整个招聘就业活动的数据链也形成了完整的闭环。

三、“一带一路”战略对精准就业的影响:挑战与应对。

人是属于时代的,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历史使命。个人的命运必须和国家的命运相结合。当下中国最大的使命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载体。“一带一路”战略将极大改变中国现有的地缘经济版图,现在的广西、云南、吉林、新疆未来可能就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未来中国将实现全领域开放,现有的各省经济战略定位都将发生改变。因此,我们的就业工作要服务服从国家战略,根据国家战略的改变不断调整我们的工作目标。“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背景下,在信息精准上,我们要加大搜集“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国家的就业信息,建议部里面牵头设立统一的“一带一路”就业信息网。在人职匹配精准上,我们要实现国际化视野下的人职匹配,人才培养国家化、就业岗位国际化。希望人社部能在这方面提前布局、搭建平台。

综上所述,今后我们的就业工作的总目标是以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为指导,加快实现就业工作的重心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转变。具体实现路径为“两个结合、三个转变”:坚持学生的精准就业和企业的精准招聘相结合;实现信息精准上从静态信息到动态关系的转变,实现人职匹配精准上由描述性文本向结构性文本转变,实现企业的精准招聘上从经验化招聘向数据化招聘转变。

发言完毕,谢谢各位!

 

                                2017年6月20日